13
的特性决定了火灾危险性是大型储罐主要也是重要的危险因素。发生着火事故的三个必要条件为:着火源,和空气。着火源的问题主要是通过加强管理来解决,泄漏问题则必须在储罐设计过程中加以预防和控制。泄漏的暴露在空气中,即构成。泄漏,在储运中发生较为频繁,主要有冒罐跑油,脱水跑油,设备,管线,阀件损坏跑油,以及密封不良造成油气挥发,另外还存在着罐底开焊破裂,浮盘沉底等特大型泄漏事故的可能性。
腐蚀是发生泄漏的重要因素之曾发生多起因油罐底部腐蚀造成的漏油事故。对储罐内腐蚀情况初步调查的结果表明,罐底腐蚀情况严重,大多为溃疡状的坑点腐蚀 , 主要发生在焊接热影响区,凹陷及变形处,罐**腐蚀次之,为伴有孔蚀的不均匀全面腐蚀,罐壁腐蚀较轻,为均匀点蚀,主要发生在油水界面,油与空气界面处。相对而言,储罐底部的外腐蚀更为严重,主要发生在边缘板与环梁基础接触的一面。
储罐地基和基础储罐工程地基勘察和罐基础设计是确保大型储罐安全运营根本的保证。根据石化行业标准规定,必须在工程选址过程中进行工程地质勘察,针对一般地基,软土地基,山区地基和特殊土地基,分别探明情况,提出相应的地基处理方法,同时还应作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评价,避免建在软硬不一的地基上或活动性地质断裂带的影响范围内。
常见的罐基础形式有环墙(梁)式,外环墙(梁)式和护坡式。应根据地质条件进行选型。罐基础必须具有足够的整体稳定性,均匀性和足够的平面抗弯刚度,罐壁正下方基础构造的刚度应予加强,支持底板的基床应富于柔性以吸收焊接变形,宜设防水隔油层和漏油信号管,地下水位与基础**面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毛细水所能达到的高度(一般为2m)
入环戊烷区域应穿防静电服并佩带防护用品,严禁穿化纤衣物进入,严禁在环戊烷区域脱换衣服,严禁穿带钉子的鞋。入卸料区严禁携带BP机,手机,易燃易爆物品,严禁用铁器在环戊烷区域敲打。现泄漏应立即周围火源,尽快组织回收至容器中如遇火可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处在火场中的容器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立即撤离,灭火剂可采用沙土,干粉或二氧化碳,用水灭火无效。
戊烷若污染衣服,应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清洗皮肤。戊烷若溅入眼中,应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吸入环戊烷,应立即脱离现场至空气清新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应立即输氧,如呼吸停止,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罐**:罐**有多块扇形板组对焊接而成球冠状,罐**内侧采用扁钢制成加强筋,各个扇形板之间采用搭接焊缝,整个罐**与罐壁板上部的角钢圈(或称锁口)焊接成一体。浮**式浮**储罐是由漂浮在介质表面上的浮**和立式圆柱形罐壁所构成。浮**随罐内介质储量的增加或减少而升降,浮**外缘与罐壁之间有环形密封装置,罐内介质始终被内浮**直接覆盖,减少介质挥发。
罐底:浮**罐的容积一般都比较大,其底板均采用弓形边缘板。罐壁:采用直线式罐壁,对接焊缝宜打磨光滑,保证内表面平整。浮**储罐上部为敞口,为增加壁板刚度,应根据所在地区的风载大小,罐壁**部需设置抗风圈梁和加强圈。